图片:中国不断开放渠道。图为今年9月外国记者在北京测试自动翻译眼镜。 \ 中新社 “十五五”规划的编制是否涵盖了近期全球贸易格局的剧烈变化?中美贸易战方案研判能否持续变化?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土地开发与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贾若翔20日向中国记协“新闻咖啡馆”表示,经济社会规划编制始终遵循国内国际统筹的原则。 “尽管国际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为世界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对国际形势的分析是中国必须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呃什么时候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规划时,要抓住这种变化中符合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要善于在变革中开辟新局面,在危机中可能有新机遇。 “这取决于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认证。”贾若祥说,“改革开放始终是中国发展的法宝。”针对中美贸易保护主义、技术封锁等挑战,贾若祥指出,当前中国正在以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基础推进制度性开放。 扩大开放领域,完善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等开放平台功能。与此同时,中国不断开放渠道。从开放类型来看,除了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开放外,中国还积极推动跨境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融入跨境电子商务等一些新技术,开放形式不断不同。谈到经贸摩擦,贾若祥认为,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总根源。这一趋势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降低消费者获得优质产品的成本,符合世界的共同利益。 \ 大公报记者 任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