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衮专访/郑永年:用好“新三驾马车”加快对接大湾区政策,加快开放,让重点实验室“互联互通”
2025-11-04 05:02:49 大公报
图片:粤港澳大湾区要发挥基础科研、应用转化、金融支持等优势,打造共同大市场。图为参观者在全球首家机器人4S店优必选机器人超级工厂体验中心观看机器人演示。 \ 大公报记者 胡永爱 摄 “世界湾区经济论坛2025”3日在香港举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接受大公报采访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要发挥基础科研、应用转化、资金支持等“生力军”优势,做好顶层工作l设计并加快政策机制衔接。 “大湾区很多主要城市都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室,但长期以来没有以相关方式互联或使用。”郑永年提出,要建立大科研体系,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科研设施和科研工具开放。 “9+2”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内的内地城市可以与香港对接,形成共同的大湾区市场。郑永年还建议,粤港澳三地应筹备成立多级协调机构,明确对接规则的现实问题,构建湾区共同市场,向世界最强经济区的目标迈进。 \ 大公报记者 毛丽娟 “现在国家高层明确表示郑永年认为,香港作为国际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在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医学教育国际化等领域拥有非常先进、高度国际化的政策。“9+2”粤港澳大城市群中的内地城市可以与香港对接,形成湾区共同大市场。关于如何有效促进政策和机制的衔接,郑永年表示,我们可以借鉴欧盟20多个主权国家形成共同市场的保障机制,就是欧洲议会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协调机构。通讯。中国本身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应该更好地发挥协调和领导作用。此外,大湾区可以借鉴长三角三省一市一体化的经验,与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政府建立多种协调机构。省际间、地区间均成立多级协调机构,解决联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郑永年表示,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条件非常好。香港多所著名大学的主要科研实力位居世界大学前列。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它还拥有活跃的风险投资基金。深圳及珠三角地区应用技术创新能力领先,产业基础雄厚工业化。郑永年建议,粤港澳大湾区要利用好基础科研、转化应用、金融支持等“新兵”效益,做好顶层设计,加快政策机制对接,尽快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最强经济区。强有力的人才新定义:我们不能只关注学术。当今世界,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郑永年表示,从“新三驾马车”框架来看,建立大的科研体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需要有机融合。一是重新定义人才。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我们不仅要把那些戴上学者“帽子”的人视为学术人才,更要把他们视为学术人才。挖掘杭州“六小龙”企业家等人才。其次,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机构改革,将许多原本各自为政的实验室从“多而不强”转变为“多而强”。同时,不要求科研人员是“全才”,即要做基础科学研究、应用转化、经费筹措。 “此外,科研经费的方向也要转变。我国是论文发表大国,但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却很低。”郑永年指出。今天,中美新一轮工业革命竞争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课题。面对这一挑战,郑永年提出,要建立大科研体系,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学设施和科研工具的开放。应该会加速。 “大湾区很多主要城市都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室,但长期以来没有相关联或使用。”郑永年希望粤港澳大湾区在科研要素流通方面更加先行,尽快出台符合产学研融合的各项政策,在赋能现有产业的同时引领未来产业。